探索中国川菜 传承千年美味
有人说二毛老师是写诗的人里面最会做菜的,做菜的人里面最会写诗的。他却认为,美食和诗歌是交织在一起的,而这种交织是从他的童年就开始了。七、八岁的时候,他喜欢跟着妈妈学做菜,妈妈做的菜虽然普通,却回味悠长,成为他一生的记忆和灵感。
二毛大学念的专业是数学,毕业后曾经当过几年数学老师。90年代初,他下海经k8凯发官网商,在重庆自创了第一家鱼火锅,也因此结识了作家阿来,画家何多苓、周春芽等一群朋友,在朋友们的建议和帮助下,餐馆开到了成都。
2004年,二毛在北京798开了第一家餐厅,798是很时尚很艺术的地方,餐厅逐渐在北京文艺圈火热起来。20年来,凭借着对美食的执着,他在竞争激烈的北京城稳稳站住了脚跟。
从事餐饮30多年,对美食的依恋成就了二毛老师的诗歌,反过来,他把在诗歌中的想象也渗透到了烹饪里,先后出版了《二毛美食诗选》《妈妈的柴火灶》《碗里江山》《民国吃家》《味的道》等十余部美食著作,并创作了大量的当代美食诗歌及美食历史随笔,这里面都承载了他对美食的独特感悟。
不管是写作,开餐馆,做纪录片,还是收藏 ,二毛老师一直致力川菜研究,传播川菜文化。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最大努力,把一些失传的美食找回来,为中国饮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Q:二毛老师收藏的菜谱多达3000多册,其中川菜菜谱600多册,您觉得收藏这些菜谱的意义是什么?
A:饮食类非遗的传承有两个途径,一是师傅带徒弟,口口相传,二是用菜谱记录来传承下去。可是,师傅终将老去,菜谱却能一代代传下去。收藏的意义不仅限于收藏品本身的价值,更在于藏品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上。
Q:一说到川菜,人们往往想到“麻辣”二字,那么川菜的灵魂到底是不是“麻辣”呢?
A:现在有很多对川菜的误解,其实传统川菜一共有4000多道菜,分20多种风味,“麻辣”只是川菜众多风味中的一种,最多只能占三分之一,这些从传统老菜谱里面都是看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