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坑专业毕业后我想回到填志愿那天
从《新闻编辑室》到《聚焦》再到《看见》,我为深度报道热血沸腾,那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更是激励我做笔杆斗士,k8凯发揭露。
没想到学校设置的课程严重滞后,新闻学概论和广播电视概论学了半年,考试还是开卷。
后来尝试过考研,更是苦不堪言,分数都往380以上追赶,那内卷场面连“新闻传播,施拉姆(传播学科创始人)来了都直摇头。
四年理论实践知识比不上同到到传媒公司实习半年的同事,他半年就学会了这个专业所有技能。
学了三年看了无数犯罪视频,唯一学到的真知识就是火锅底料消费者有权打包带走。
重点!当时没人告诉我们大专生不能参加司法考试,只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才可以参加!
所以当时准备升本的同学也只有家里是律师世家的同学,其他同学毕业即下岗,全部从事别的行业了。
当年我一心追捧金融类专业,进校后也逐渐明白了师兄师姐说的“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这句话。
家里有资源才深受青睐,可是一个普通学子刚毕业哪里来的资源,很多金融公司喜欢招海外留学生就是这个原因。
大胆开麦,大部分国内普通本科金融毕业生最后的归宿可能就是卖保险or信用卡。
前段时间,我五点半起床下田插秧,日晒三杆才回来,一顿埋头苦干作让腰都直不起来。
和电力专业痛苦的相处了三年,迫不及待毕业就跑去奔赴我真正的爱好——动漫行业。
每周坐车从出租房去春熙路上课,3个月后找工作,只有前台和行政勉强可以通过。
毕业实习了一段时间,大部分都在一线的仓库或仓储基地,工作环境超艰苦,物流行业与运输、装卸、机械化操作等工作息息相关,体力付出比较多(面试也偏向男性)。
后来干不动了想回家考编,发现物流专业在考公考事业编制方面的选择面几乎没有。
所以对于我个人来说,如果人生有重来的机会,我在填志愿时一定不会再填写物流专业。
毕业后渴望改变自己学历,两年后我以农学专科学历跨专业考研迈入动力学专业,在这里升华了自己的学历和知识认知。
后来直博了,读博士的苦懂得都懂,头发白了三分之一不说,长期浸泡实验室颈椎腰椎都不行了,我还上知网研究论文自己治。
苦读多年书,最后上岸了心仪的单位,从济南到成都,再到今天的北京,我属于曲线救国,大家也不要为自己现状而忧愁,行动起来才是办法。
后来我对新媒体感兴趣,写稿子同时学摄影,还去学了咖啡师,工作和生活都有滋有味,
最初干新媒体运营,每天都要写日报周报月报,加班到深夜是常态,遇到热点还要第一时间蹭流量,周末和同事轮休,一个月我身体都有点吃不消了。
刚开始回家接手的时候晚上睡觉做梦都在宰鸭子,做梦都在说,快点快点,鸭子炸焦了。现在适应了就好了,后面逐渐喜欢上了5点起床的清晨,清晨的月光比夜晚的月光更温柔。
当听到顾客说一句“吃了那么多卤菜,还是你们家的好吃。”时候。觉得一切都是被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