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20-88865999
k8凯发 关于凯发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行业资讯 资质荣誉 在线留言 联系k8凯发
网站公告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欢迎您!
产品中心
020-88865999

广东省广州市

13965666235

cndndoor.com

厦门:封肉登场 这是一道寓意美好的“压桌菜”

发布时间:2024-08-07 22:43:14 点击量:

  厦门市市级饮食类非遗项目“同安封肉制作技艺”传承人吴招治展示形似大印的封肉包。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图/厦门日报记者 杨进福 见习生 赵博洋)春节临近,不少人找到吴招治,想要预订同安封肉作为年夜饭上的一道菜。

  年过六旬的吴招治,是厦门市市级饮食类非遗项目“同安封肉制作技艺”传承人。古早味封肉怎么煮?她最有发言权——自6岁起,吴招治就跟着长辈学习制作闽南美食,至今,已传承手艺超过半个世纪。

  这份寓意封官高升的硬菜,由猪肉、海货、香料等烹制而成。经过数小时土缸与柴火的焖煮,呈现出浓郁鲜香的味道和酥烂爽滑的口感。在厦门,同安封肉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家乡味——许多人都说,如果一场宴席上没有它,那么,这场宴席就缺了“大礼”。

  “做封肉的猪肉,一定要肥瘦相间、层次丰富……”同安区莲花村,吴招治收拾好所需材料,准备做封肉。线公斤、四四方方的大肉被她切上“井”字花刀,随后,焯水沥干,抹上少许盐腌制。

  灶台生火,锅中倒油,大肉入锅。倏地一下,锅中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肉皮得炸得金黄起泡。”吴招治说,这么做,封肉的口感更饱满。炸制好的肉块配以板栗、香菇、虾米、鱿鱼丝等材料,再用纱布对角绑上,一个待烹煮的封肉包就成形了。

  “焖煮封肉一定要用土缸、柴火,才有古早味!”吴招治说,此外,她还有一个诀窍——把甘蔗洗净切块,垫在缸底。如此一来,封肉既不会煮焦,还能加甜去腥。一个个封肉包入缸,加入麦芽糖、大骨熬制的高汤、酱油、香料等,盖上缸盖,就开始了用柴火柔和烧制封肉的漫长过程。

  八小时后,佳肴出炉。把一整个酱红色的封肉包装盘端上桌,剪开纱布,用筷子插在肉上轻轻移动,封肉即被切开。浇一勺酱汁,夹一块封肉入口,其给人带来的肉皮胶质满满、瘦肉纤维软烂,板栗绵密、虾仁鲜香,肥而不腻、香鲜可口的感觉,正是多种食物融合在一块儿的相得益彰。

  厦门地方史专家颜立水介绍,相传,同安封肉是为纪念王审知被敕封为“闽王”而创制的。四方肉恰似封王的大印,包裹的黄布犹如束印黄绫,这道菜就得名“封肉”。

  厦门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卢志明拜访过诸多老华侨。他介绍,同安封肉或发源于同安双溪流域,“明末清初,那里商贸发达,聚集了不少商会、同乡会。”卢志明说,人们将猪肉、香菇、板栗、虾仁,和国外运来的食材配在一起,加工制成同安封肉,“美食汇集四方精华,所以被称作‘方肉’。闽南话中,‘方’与‘封’同音,封肉由此得名”。

  俗话说,无封肉不成席。如今,封肉已是同安乃至厦门的一道名菜。喜宴、乔迁宴、年夜饭等重大场景中,封肉都经常是“压桌菜”。

  卢志明说,随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安封肉被端上餐桌的频率越来越高,其用料和制作方法等也有了改良——柴火焖煮的方法,更多地被蒸煮所替代;复杂的香料有所简化,变得更家常质朴。不论封肉的做法如何演变,那份暖到心头的味道依旧存在。许多祖籍同安的同胞返乡,餐桌上,他们必点同安封肉,还会向他人自豪地介绍“这是阮兜(闽南话:我家)的味道”。

  相传同安封肉是纪念王审知被敕封为“闽王”而创制。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帝授其方形大印。同安官员为他举办宴席,席间上了这道菜——猪肉切成四四方方的大块似封王大印,白纱布浸煮黄栀子叶而成的黄巾包裹犹如束印黄绫,因而得名“封肉”。

  另一种说法是,明末清初,同安双溪流域商贸发达,人们将猪肉、香菇、板栗、虾仁和国外运来的江瑶柱、青花桂、丁香等配在一起,加工制成这道汇集四方精华的美食,被称作“方肉”,闽南话“方”与“封”同音,封肉由此得名。

  绿油油的生菜,是广府人餐桌上的“常青菜”,是人们极爱吃的菜蔬。其一在于,生菜好味,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其二是生菜为“发财”“胜意”的象征,正合讲究意头的广府人。时至如今,广府人过年,家家户户都喜欢买生菜,专门挑选带头的,强调好意头,生生猛猛。

  在春节的年味餐桌上,广府人永远为生菜留有一方天地,而生菜,也与发财蚝豉、白切鸡、年年有鱼、白灼虾等硬菜一同,为广府人送上新春祝福。

  除夕夜里,广府人家要煎上两条鱼,放入米缸之中,并在厨房放上生菜和韭菜,寓意年年有余(同“鱼”),长久(同“韭”)发财(同“生菜”);大年初一广府人拜神吃斋,斋菜中一定要放一个生菜胆,配上发菜和蚝豉,讨个“生财”“发财好市”的吉祥。大年初二的开年饭里,少不了一道生菜蚬肉,取“生财大显”的好意头。

  可生食,生生不息——这其中还带出生菜在广府地区的另一层寓意:生育。流行至今的广府非遗年俗“生菜会”,清代甚至比元宵观灯还热闹,清代民俗画家吴有如称“不亚于三月三长安水边之盛”。

  “生菜会”当天,街道两旁的店铺主人都要把生菜、葱挂和利是挂在门上,舞狮队巡游全街,一见“青”,就敲锣打鼓,在鞭炮声中把“青”采下。所谓“青”,正是生菜,寓意生财、生猛。这就是岭南一带有名的醒狮“采青”。人们还会举办“生菜会”宴席,吃生菜包,取意“包生”。其吃法别具一格,将洗净的、碗口大的生菜叶铺在手心,按个人口味喜好,将炒蚬肉、虾米、粉丝、茨菇、韭菜等切碎的配菜舀入生菜叶上,包好即可享用。宴席散后,人们还要买上鲜嫩的生菜带回家,把春日里的蓬勃生气捎回家。如今春节里,广府人仍旧可以到荔湾坑口、佛山狮山官窑等地参加“生菜会”。k8凯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