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导师助力新闻社团实践采访饮食文化
吃,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个民族在辽阔的土地上扎根,彼此间相互融合碰撞,催生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
中国美食种类繁多,上有川、鲁、粤、苏、浙、闽、湘、徽八大菜系,下有各色小点,令人目不暇接,“吃货天堂”的美称名副其实。
而在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由西方传入的披萨、意面、通心粉等美食也成为了中国人日常餐桌上的一员,而在庆祝一些节日时,西餐也是热门的选择之一。
我们对于节日西餐的印象主要来源于各种影视剧,烤火鸡、烟熏火腿、牛排等是常见的大餐构成。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外国人在庆祝节日的时候会选择吃什么呢?
毕业于西交利物浦大学传播学专业的学长导师曹紫微带着西浦附校初中部新闻报道社的同学们,围绕着“外国人过节时会吃什么”这个问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新闻调查。
曹紫微学姐首先带领同学们看了一段由B站up主“我是郭杰瑞”制作的视频。通过视频同学们发现,在美国,圣诞节和新年吃中餐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些家庭的新传统。
同样,在问及为什么选择中餐时,被采访者回答说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他餐馆都会在圣诞节歇业,而中国餐馆依旧营业。因此,新的问题产生了。“如果所有餐厅都营业,外国人还会选择吃中餐吗?”
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同学们联系到了西浦附校的外教 Maurice,Maurice爽快地答应了同学们的采访请求。在曹紫微学姐的帮助下,同学们迅速地整理出了想要询问的问题,敲定了整个采访的大纲。
在正式采访过程中,同学们毫不怯场,侃侃而谈,稳定而有序地推进着采访的进程。Maurice高兴地和同学们分享他的生活经历。
Maurice来自美国。来到中国已有一年半的他,爱吃辣味儿的食物,现在的心头好是火锅,这也是他与朋友聚餐或庆祝节日时的首选。就在前不久,Maurice与朋友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元旦假期。
“西餐是我日常食谱的一部分,但在度过节日时,我会更多地选择中餐。”Maurice这样说,“中国有太多的美食可以选择了,只是在海底捞,我就能够吃到来自不同地方的美食。”
在采访的最后,Maurice表示非常高兴能够帮助同学们进行这次采访,同学们也祝Maurice能够更多地体验到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
通过这一次采访体验,同学们在学长导师的帮助下,了解了关于采访前期策划及准备工作的知识,流利地与外教交谈,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西浦附校将努力完善学长导师制度,依托西交利物浦大学开放的教学资源,邀请更多学长学姐来校展开课程、分享经验,打造大学与附校人才成长培养链,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凯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