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八大菜系”你们家乡的菜系去哪了呢?
中国一直都有“八大菜系”这一说法。分别是鲁川粤苏,闽浙湘徽。那中国只有这些菜系吗,其实不然,中国的菜式还有很多。比如被誉为中餐始祖的神河南菜豫菜。那为什么人们却把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定为八大菜系呢?
首先这八个菜系里,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来说,少则几百年,多则已经几千年。但是正式被冠以“八大菜系”还是清朝时候的事了。唐宋时期,菜系分化比较粗略,只分为北派和南派。那时候辣还没有成为主流,因为辣椒是在明末才被引入我国。唐宋时,南派喜欢吃咸的,北派喜欢吃甜的。是不是有很多人奇怪了,这怎么和现在北咸南甜相反了呢?但是实际当时确实是反过来的。比如《梦溪笔谈》里就有记载,“大底南人嗜咸,北人嗜甘,鱼蟹加蜜糖,盖便于北俗也。”。原因就是南宋时,大量北方人涌入南方,造成南方的饮食习惯逐渐被北派影响。而北面随着契丹、女真、蒙古等多方的饮食习惯融合,慢慢就变成了北甜这个样子了。
清初的时候,菜系开始有了细分。当时只有四大菜系,分别是鲁菜、苏菜、粤菜、川菜。这四大菜系成为了第一批名门大派。这四大菜系也正好对应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到了清末就又新添了闽菜、浙菜、湘菜、徽菜,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熟知的八大菜系。之后随着北京和上海的发展,就又有了京菜和本帮菜的说法。另外还有各个地方菜系,数不胜数。
从时间上来看,鲁菜是最为源远流长的,讲究的是五味均善,冲淡平和。孔子的时候就有k8凯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说法。所以鲁菜的孔宴是最高规格的待客之道。知名菜肴有糖醋黄河鲤鱼、九转肥肠、翡翠虾环等。之后的京菜一定程度也受到了鲁菜的影响。
其次就是粤菜,在西汉的时候就有相关的记载。之后中原人口不断南迁,更加的发扬光大了起来。粤菜追求的是食材本身的味道,冬羊、夏狗、春鸡、秋鸭,就是粤菜的逻辑。广东人吃菜非常注重新鲜,这也和当地气候潮湿、天气炎热,食物容易腐坏有一定的关系。
接下来是苏菜,三国时,孙权建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正式拉开了南京六朝古都的序幕。而苏菜也就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崭露头角的。苏菜有徐海、淮扬、南京、苏南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淮扬菜的名气最大,淮扬狮子头应该没人不知道。淮扬菜也是现在国宴和高端宴会经常选用的菜系。
老四大菜系里最年轻的就是川菜了。虽然川菜中有古川菜么说法,但因为明末之前拉链根本没有传入中国,辣味只能通过生姜和花椒来体现,所以比较单调。从而现在意义上的川菜就是辣椒传入后,明末清初才逐渐定型的。川菜的特点就是一菜一味、百菜百味。代表菜有毛血旺、酸菜鱼、辣子鸡等。从传播程度上看,川菜虽然是最年轻的,但却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菜系。
另外八大菜系中得新四大菜系,闽菜讲究火候,以味取胜。浙菜讲究香醇绵糯,清爽不腻。还有油重色浓,热辣浓鲜的湘菜。以及选材朴实,味道醇厚的徽菜。这新四大菜系也是历经了千百年的传承变化,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开头所说到的豫菜,2014年一个节目里说豫菜是八大菜系的母亲。之后网络上就炸了锅,又传出了天下之菜源于陕的说法。包括云南菜、天津菜、贵州菜等等菜系传承人都一一发声,觉得自己当得起第九大菜系。
其实争这个第九大菜系大可不必,中国饮食文化传承千年过程之中相互借鉴。根据自身地理特点和本地物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味。我们作为一个吃货,菜系的高低不重要,好吃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