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岛之巅上首富们的江湖路
原创 萧田 财经无忌 收录于线名英格兰移民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寻找一块清教徒能居住的“净土”,“美国梦”第一次开始悄然萌芽。
300年后,位于中国最南端的海岛宣布建省,全中国甚至半个地球都变得疯狂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约10万人次的闯海人,如潮水一般地奔向海南寻梦、创业。
海南作为中国第一个特区省,获得了最特殊、最灵活、最优惠的政策。如同美国成为全世界淘金者的胜地,大国商业在幼年期总需要一片释放狂野能量的土地,海南就曾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在谈到如何办好经济特区时,他说:“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于是,地理位置特殊的海南被列入开放的重点。
彼时,在福建开塑料厂的冼笃信从报纸上读到了这个消息,心里一阵狂跳,“实话实说,我不知道开放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这肯定是一个机会。”
1988年4月13日,k8凯发官网海南省政府挂牌,中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诞生。第一任海南省委书记许士杰的一句话:“开发落后的海南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除了招商引资外,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盘活政府手中的土地。”瞬间点醒了冼笃信。
凭着商人的敏感,冼笃信相信“房地产开发”——这一陌生概念的背后,肯定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于是借了2000万贷款,凑足5000多万元资金投入到了三亚市中心的“120项目”。
在1988年那场海南建省“十万大军下海南”的热潮中,从重庆大学毕业的22岁兰考籍小伙子景柱,在毕业分配意向表填了:祖国边远地区、私营企业或其他科研机构。于是,景柱被分配到了海南汽车冲压件厂。
海马汽车一度辉煌,曾创下自主品牌中第一个单车型销量破百万、轿车和SUV单一车型双双月销破万的记录。
2月26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来自海航的陈峰以130亿的财富值,再次登上海南首富。相较于负债7000亿的海航,创始人陈峰的名字直到海航的“暴雷”才被大众所熟知。
陈峰原名叫陈锋,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他从小就有比较强烈的争心。因为时逢全国号召向雷学习,陈峰便把“锋”换成了山峰的峰。
1980年代初期,民航局计划从全国民航系统挑选11个人去德国学习航空技术管理,陈峰靠自己的苦学以及沟通技巧,成为11人之一。回国后他辗转到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
2000年,适逢民航总局进行重大改革重组,陈峰不想被吞并,于是利用金融杠杠不断收购小航空公司,先后并购新华航空跟山西航空,前前后后花费了2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