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口乡村振兴·第794期丨琼山区建成17个蔬菜基地
9月13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琼山区旧州镇梁丰园蔬菜大棚基地内就已经是一番热闹的景象,低头看着棚内长势喜人的小白菜,农户们拎着筐,手脚麻利地摘菜并进行细心分拣。
近日,在琼山区旧州镇梁丰园蔬菜大棚基地内,农户们正忙碌地摘菜并进行分拣。(资料图)
“原来这一片灵庆田土地面积大,丢荒很多年,我们看着都很可惜,好在后面建设了这个大棚蔬菜基地,利用起来了,我们村民也能一起参与,还能赚钱,真正是一举两得。”旧州镇低保户陈海妹望着如今生机勃勃的农田景象,笑逐颜开。
曾经,位于旧州镇旧州村委会的灵庆田和那庆田土地荒废多年,无人问津。记者了解到,2016年12月底,海口梁丰大园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筹集资金,在旧州镇灵庆田租赁土地近230亩,规划建设常年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并于2017年初向旧州镇政府提出基地建设申请,该基地引进各类蔬菜优良品种及高效安全栽培技术进行生产应用,大大提高了标准化建设水平。
“我们梁丰园常年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目前主要种植叶菜,其中本地小白菜有近200亩;平时,还能吸纳周边的农户过来工作,不仅解决就业问题,还提高他们的收入。”梁丰园常年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负责人梁振雄介绍,该基地年亩产量达到6吨以上,其中叶菜种植占比90%以上,平均每月向市场提供100吨左右的新鲜优质蔬菜。
此外,2018年初,梁丰园常年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建成后就开始招收当地贫困户进行生产劳动,“我们平均每个月到手都能有两千多到三千块哩,最高的时候还有过四千块,比以前好太多了!”脱贫户梁小兰说到现在的收入时喜上眉梢。截至目前,基地已吸纳11名脱贫户,2名低保户,实行底薪+销售提成的激励模式发放工资,大大提高了农户们参与的积极性。
据了解,截至2021年8月底,琼山区共建成蔬菜基地17个,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面积11067.75亩,可种植面积9895.75亩。其中已种植面积达7090亩,种植率达71.65%。
“要学习先进的大棚蔬菜管理种植经验,引种新品种,推广新技术,高效生产安全优质的蔬菜产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更多农民过上好日子,为琼山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琼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充分利用蔬菜经济带动产业提质,加强产地保护管理,重视品牌塑造提升,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写好做优做强蔬菜经济这篇“文章”。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琼山计划加快蔬菜基地后续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蔬菜生产大棚、微滴灌设备及排水系统等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蔬菜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构建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海口日报记者史瑞丽 通讯员李思瑾)
9月13日上午,美兰区“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宣讲活动走进灵山镇仲恺村,精彩的宣讲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聚人气、接地气,吸引众多村民参与。
此次宣讲活动是美兰区“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话难忘瞬间”为主题,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创业达人、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等,讲述乡村蝶变的历程和对未来的展望,并通过丰富多彩的红色文艺演出、特色志愿服务、主题展览等多种方式,展示美兰发展生动变化,传播魅力乡村“好声音”。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我们注重贴心服务乡村发展需要,整合多部门的服务资源,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大力宣传展示全区‘三农’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以促进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更好前行。”美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周蒙娜介绍,活动凝聚社会合力,激励农村群众不忘初心跟党走,不懈奋斗追求美好生活。
凯发在线
当天上午,美兰区党史学习教育直通车活动也同步在仲恺村举行, 以“党史+”为主题,融入为民办实事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百姓参与进来,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去学习党史,极大地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和居民的参与度,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和志愿服务活动,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在群众中热起来、活起来、实起来。活动中还穿行党史知识互动有奖竞答,村民们争先恐后踊跃作答,掀起基层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美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宣讲活动还将陆续走进大致坡镇、三江镇、演丰镇等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靶向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在基层落地生根,打造覆盖城乡、群众家门口的暖心移动“服务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海口日报记者曹马志 通讯员王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