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观察工匠活动周启动三个关键词看罗湖“成才秘诀”
凯发在线12月13日下午,罗湖区启动2023年“工匠活动周”并举办技能荣誉表彰大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展现罗湖技能人才工作成果。罗湖区人力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何炼联合2023年“全国技术能手”王佳杰,共同带来“匠星潮涌 精工罗湖”主题发布。会上,一批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杰出技能人才、优秀匠师以及产教融合型技能培训领域贡献突出的机构获表彰。
今年以来,罗湖从培训、竞赛和政策三方面发力,推出互联网营销技能提升“千匠计划”,“直播+”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搭建“竞赛+产业”平台,构建客观、可量化、有区分度的技能评价体系,发布罗湖技能荣誉3.0版本,在柔性引才、贡献评价、就业创业促进等三大领域实现新突破,助力技能人才成长,赋能“三力三区”建设。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何炼表示,开展技能提升培训,让劳动者习得一技之长,与产业共同成长,是永葆罗湖中心城区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在人才培养方面,罗湖瞄准消费中心城区的重要定位,以“直播+”转型作为罗湖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推出互联网营销技能提升“千匠计划”,大手笔扶持直播经济,培养超过1600名互联网营销师,各行业“直播+”新零售大军渐次成型。
其中,“罗湖工匠”郑凯华先生“华哥的美食”抖音、B站、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粉丝超过600万,“啫啫三脆”视频单平台播放量超过1100万,抖音旗舰店某单品销售额接近1亿元,将罗湖美食传遍世界,成就罗湖“美食之都”互联网转型的又一段传奇。
黄金珠宝互联网营销方面,今年以来,水贝及其周边开通线上直播数同比去年翻了一倍,已有将近2000个水贝黄金珠宝档口在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相当于再造了一个线上“水贝”。
在产教融合载体打造方面,罗湖将企业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主力军,努力推进“产教”融合,打造了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培训载体。
3月,经遴选、推荐、申报,国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广东省人社厅‘产教评’产业技能生态链首批链主培育单位”,是广东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黄金珠宝类技能培训企业。
7月,博士眼镜、深圳市保安公司等5家企业完成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备案,率先开展眼镜验光员等7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社会评价和企业评价工作,每年输送超过2000名技能人才,辐射珠三角区域。
12月,深圳市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等5家机构获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载体”。“罗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整成熟,相关工种和技术获得推广,也为技能人才竞相涌现打下基础。”何炼说。
职业技能竞赛既是匠星闪耀的舞台,也是产业和技术交流的天然场所。通过积极有效的选拔机制和赛前指导、“头雁”传帮带,一批优秀选手纷纷在罗湖涌现:
青年新锐珠宝设计师陈俊杰在第九届全国黄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首饰设计师”项目中获第二名,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刘新兵等3人在第八届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广东选拔赛中荣获“广东省技术能手”,朱银丹等13人获得“深圳市技术能手”。
吴亮亮等5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谭进武等5人获广东省技术能手。00后王佳杰在天津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室内装饰设计”项目第四名的好成绩。
“从一名中专少年到罗湖工匠,技能是我实现人生蜕变的成长秘笈。”王佳杰坦言,很多人总觉得技能从业者就是做机械重复的工作,并不光鲜亮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技能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大为扩展,成为就业成才的新选择。同时,技能的磨砺必须有一种老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要从基础和小事做起,经过耐心、细致的打磨才有可能从实践中收获一双精工巧手。“罗湖作为深圳先锋城区,开放包容、不唯学历、不问出身,重才、惜才、用才,特别契合我这样的00后。”王佳杰说道。
罗湖技能选手在赛场上斩金夺银,技能人才队伍匠星闪耀、日益壮大,以国赛获奖选手为龙头,以省赛、行业赛、市赛获奖选手为主体的技能人才雁阵格局基本成型。
技能竞赛等人才活动既是经验交流、观点交锋的华山论剑,也是促进行业内部产学互鉴、识才用才的重要契机。我们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产业交流推介”的有益尝试,不断奏响产业促进新乐章。
今年,罗湖以深港餐饮技能合作为主题,联合大湾区餐服行业协会、中华厨艺学院等深港资源,协力举办“名厨面对面”深港餐饮邀请赛。
活动期间,香港、广州、中山等大湾区城市50多位餐饮美食大咖齐聚,产业促进论坛和美食展览轮番上演,罗湖餐饮企业与4家香港餐饮组织签署餐饮技能人才合作战略合作意向书,推动大湾区餐饮行业进一步交流互鉴、合作发展。
中式烹调职业技能竞赛、互联网营销师职业技能竞赛、“名厨面对面”深港餐饮邀请赛……罗湖在众多比赛现场搭建推介、交流平台,助力餐饮、商贸营销等产业提质增效。
职业技能竞赛和产业交流推介有机结合,带来“1+12”的效果,备受好评。2022年12月,罗湖区人力资源局荣获“深圳技能大赛作出突出贡献单位”表彰第一名,为罗湖赢得了荣誉。
栽下梧桐树,留住金凤凰,也引来金凤凰。有了好的技能人才,最关键的是做到拴心留人。
完善技能人才政策,优化技能人才发展环境,是罗湖构建技能人才“强磁场”招才引才的最大诚意。
近年来,罗湖升级迭代技能菁英政策,创设技能荣誉,开展荣誉表彰,改革不断破冰,政策不断发力。
4月,罗湖依托菁英人才政策,上下贯通国家、省、市技能人才相关政策,形成了以人才为核心、平台为基础、竞赛为舞台,各有侧重、互为支撑的大技能奖育格局:
其中,“工匠技能领军人才奖励”将各个层次的竞赛获奖选手、技术能手、工匠荣誉、竞赛指导老师等纳入奖励范围;“罗湖区职业技能竞赛补贴”将6个竞赛大类纳入补贴范围;“罗湖区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补贴”将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纳入补贴范围。
此外,罗湖积极打造技能工匠荣誉品牌,礼遇人才,促进技能人才与罗湖的“双向奔赴”。
11月,罗湖技能荣誉3.0版本发布,着力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在柔性引才、贡献评价、就业创业促进等三大领域实现新突破。
今年,罗湖评选出12位“罗湖匠师”“罗湖工匠”。其中,既有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的菁菁少年,也有海外归来、巧夺天工的设计大师,还有全国餐饮界的元老耆宿,更有坐拥40多项专利的技术中坚。
从事餐饮行业30余年的欧阳海林,在业界早已成为非常有名望的的一位大师和湘菜品牌带头人,时至今日,他在罗湖、香港、龙岗开了6家自己的品牌餐饮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欧阳海林随着“南下”打工的浪潮,来到深圳罗湖,在这里开始了他“不平凡”的创业路,作为第一批将湘菜带入深圳和香港的领头人,欧阳海林更是“湘菜出湘”的典型代表。
“我在香港最繁华的地带经营了两家湘菜馆,已经有十年了,十年前的香港只有不到10家的湘菜馆,到现在发展到了100多家。我们的餐饮店主要做的是粤菜与湘菜的融合创新菜品,产品受到深圳跟香港市民的喜爱。”欧阳海林表示,此次参加罗湖区工匠表彰活动,深切感受到罗湖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视,让罗湖工匠们也更加有信心把深圳罗湖的美食带入港澳地区。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世祥,近30年来专注于继电保护工作,他的创新成果先后荣获中国专利等数十项奖项,被大家称为继电保护的“百科全书”。“在我看来,罗湖区非常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一方面,支持各行业高技能人才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传承推广绝技绝活,领衔开展技术技能革新、培训研修等活动,这一措施的推出,我觉得是非常好的。”王世祥说。
据透露,2024年,《罗湖区技能工匠荣誉管理办法》《罗湖区技能培训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将陆续发布,进一步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罗湖技能人才改革正不断破冰,政策正不断发力。”罗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肖嘉睿表示,下一步,罗湖将持续深化技能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不问出身培养技能人才、不拘一格用好技能人才、不遗余力服务技能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民调:川普不受年轻人欢迎,落后23个点!他在周末干了啥?给拜登起外号“瞌睡乔”和“骗子乔”
扩招1人!华中科技大学2024在湖北招生1775人,近3年分数线对比。
欧洲杯-西班牙1-0送阿尔巴尼亚出局 西班牙头名出线秒倒下!欧洲杯悲情剧:38岁魔笛狂喜到绝望,赛后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