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20-88865999
k8凯发 关于凯发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行业资讯 资质荣誉 在线留言 联系k8凯发
网站公告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欢迎您!
产品中心
020-88865999

广东省广州市

13965666235

cndndoor.com

请为福州打call!“福建十大文化标识”评选开始啦!

发布时间:2024-06-27 17:43:19 点击量:

  为深入挖掘福建文化资源,梳理福建特色文化脉络,进一步丰富“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品牌文化内涵,提升福建文化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福建十大文化标识”评选活动,网络投票今日(2月24日)正式上线,将开通“海峡都市报”官方微信和“智慧海都”APP微信双平台,通过票数累加,最终评出“福建十大文化标识”。

  本次评选活动邀请了20位全国知名学者、名人、资深媒体人及文旅界知名专家作为评委,“大咖”们凭其各自的专业眼光,从福建各地文旅部门推荐的近200个文化标识中遴选出了21个他们心目中的“福建文化标识”。

  21个文化标识中与福州相关有三坊七巷、林则徐、佛跳墙、闽江、海上丝绸之路,快来为福州打call吧。

  在分类基础上进行票数统计,通过两轮投票票数累加,选出代表福建的“十大文化标识”!!!

  2月24日送出武夷熏鹅、2月25日送出政和白茶、2月26日送出建瓯锥栗。

  2月24日至2月26日每日送出21份(包括:武夷熏鹅、政和白茶、建瓯锥栗、浦城桂花、浦城薏米、五夫白莲、价值100元的加油卡)。

  在“智慧海都”APP投票平台投票后,可进入“幸运大转盘”抽奖,有机会抽取福建特产及加油卡;

  3月6日当天共送出63份礼物(包括:武夷熏鹅、政和白茶、建瓯锥栗、浦城桂花、浦城薏米、五夫白莲、价值100元的加油卡)。

  3月6日投票结束后,工作人员将与获奖的市民联系,奖品将于2021年3月9日起以快递方式陆续寄到您家。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她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国内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5处,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街区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坊巷的中轴是商铺林立的南后街。三坊与七巷之间有一条大街,过去称后街今称南后街。

  三坊七巷之所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因其地灵而人杰。在这些或宽或窄的街巷里,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批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更令坊巷之旅区别于一般的观光游览,多了一些走读历史的独特韵味。

  三坊七巷先后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夜色经济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预备名录、全国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单位,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街区品牌。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谥“文忠”。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他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尊严,表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拉开了近代中国反帝反侵略斗争序幕,是近代以来福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林则徐始终以岂避生死对待国家,以爱民如子对待人民,以改革精神对待社会,以廉洁自律对待自己。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传统闽菜经典“佛跳墙”,由一代闽菜大师郑春发所创,成形于19世纪70年代。由民俗专家方炳桂等走访聚春园老厨师并整理史料而编写的《百年聚春园》记载,光绪二年(1876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按察使周莲,命其绍兴籍内眷下厨制作了一道“福寿全”,将鸡、鸭、猪肉和几种海鲜一并盛于绍兴酒坛内煨制而成。周莲赞赏不已,后命衙厨郑春发仿制。k8凯发

  郑春发在用料上加以改进,以萝卜衬底,投以母鸡、番 鸭、猪蹄、猪肚、羊肘、上排,覆以鱼翅、鲍鱼、海参、鱼唇、干贝、墨鱼以及蹄筋、鸽蛋、鸡脸、香菇、冬笋等,配以绍兴酒、桂皮、茴香、老姜、芭蕉等香料,再用荷叶封于酒坛中用炭火煨制,创出了这道“高大上”的坛煨菜肴。

  2002年,聚春园烹制的“佛跳墙”席在第十二届“中国厨师节”上被认定为“中国名宴”,同年还获得全国优质产品“金鼎奖”。

  此外,文儒九号2012年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十佳佛跳墙制作名店”称号;

  2018年文儒九号获得由中国烹饪协会首次发布的“中国菜—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宴、名菜名录”中“闽菜-千岁宴”、“闽菜-佛跳墙”、“闽菜-鸡汤汆海蚌”三项大奖。

  一百多年间,佛跳墙这道闽菜佳肴由聚春园向外传播,不仅省内的许多酒家有此菜,连浙江、广东、北京、台湾等地都有,甚至国宾馆的大厨们也常做“中国佛跳墙”这道菜。

  佛跳墙为何长盛不衰?除了使用“高大上”的食材和制作方式较特殊外,关键还在于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已为大众知晓。

  福州环山襟水,风景秀丽,是一座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而闽江是福州人的母亲河,夜幕低垂时,六公里的夜景灯光画廊,如梦一般陪伴着闽江奔流不息,赋予了“三山两塔一条江”新的时代韵味。

  闽江拥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孕育了远古时期的华夏文明,是先秦闽文化的发祥地。福州的文化因水而兴,闽江是福州历史的见证者,她看到了5000多年前先闽人在这片沃土、水域繁衍生息,开基创业,造就了昙石山文化。福州的历史都是发生在闽江边的故事,福州的文化都是闽江水浸润过的江河文化。

  闽江中下游所具有的优越的航运条件,注定了福州必将以贸易和对外交流在中国的历史上翻开自己辉煌的篇章。

  闽江水口水电站起直至台湾海峡长达150公里的整个下游,都在福州境内静静地流淌。她从西北面注入福州城区,分流两支的闽江水把福州装点成一个全国少有的有一条大河贯穿市区中心,再有另一条大河环绕南郭而过的美丽都市。

  福州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福州人擅长航海、习于贸易的特点。

  汉代,福州港始称东冶港,海船泊于时称“冶城”的还珠门外,交趾七郡贡品,泛海而至东冶,再水转运至江苏沛县或山东登莱,由陆路运往我国洛阳或京都,并与中南半岛、日本等地开通了交通航线,由此奠定了福州港居于南下、北上枢纽的贸易格局。

  中唐以后,福州成为当时重要对外贸易港口。五代王审知及其家族主闽时期,积极推进与朝鲜、高丽、日本及东南亚、阿拉伯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并不断将海外商贸所得向中原朝廷进贡。宋元时期福州港的对外重点侧重在北上与日本、高丽的交往。

  明代福州港以太平港为主,郑和七下西洋船队都在此驻泊,并作为以此为扬航的基地。明成化年间,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回福州。明清时期,中国与琉球朝贡贸易主要通过福州进行。福州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对外商贸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肇始和推动作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快拿起手机扫码为三坊七巷、林则徐、佛跳墙、闽江、海上丝绸之路打CALL!